新型研发机构赋能高质量发展
在长三角信息智能创新研究院医学人工实验室内,伴随着电机的运转,新一轮的宫颈癌筛查高通量制染一体机测试正在有序进行。
“传统手工染片,一个小时大概在50—60片。我们现在研发的这套设备能够达到一个小时400片。”医学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毛建介绍。
2021年,长三角信息智能创新研究院会同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芜湖市妇幼保健院)建立了全省首家人工智能宫颈癌筛查实验室,探索出一套政府主导、AI赋能、高效扩面、闭环管理的宫颈癌筛查“芜湖模式”,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诊断,结合专家的考核质控,做到宫颈癌早发现、早治疗、早诊断,切实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目前我们单日的样本数的数量能超过2000份,并已经在芜湖、宣城、马鞍山、宿州等地市实现了产业化应用,年样本处理数量超过30万份。”毛建说。
近年来,市科技局抢抓机遇、大胆创新,奋力在下好创新“先手棋”上走在前列,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举全市之力抓创新、谋发展,打造一批新型研发机构,走出了一条“以研发平台赋能产业创新,以产业创新孵化研发平台”的新路子。目前,全市共有省新型研发机构32家,包括省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4家。其中,长三角信息智能创新研究院于2023年正式获批安徽省首批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
坚持科研立院、人才强院、产业兴院的建院宗旨,长三角信息智能创新研究院目前拥有省级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工业互联网实验室等6个高端创新载体。围绕芜湖产业发展和城市升级的实际痛点,研究院聚焦AI+工业、AI+医学、AI+金融、AI+社会治理等领域的“卡脖子”及实际应用技术难题持续发力,产出一批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成果。
新型研发机构既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生力军”,也是推动创新成果转移转化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柱。在芜湖,这样的新型研发机构还有很多。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芜湖研究院是我市联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共同建设、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目前,该研究院围绕第三代半导体、集成电路及汽车电子等领域开展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及成果转化,宽禁带半导体器件试制线建成通线,具备4—6英寸碳化硅、6—8英寸氮化镓外延材料生长到器件研制的全套工艺流程能力;建成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工艺研发试制线,功率半导体材料及器件测试实验室、纳米级先进材料表征实验室、车载电子系统EMC/EMI测试实验室和车规级芯片与元器件可靠性测试实验室等,获批安徽省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等8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及CMA、CNAS认证资质。
“研究院积极对外开放,近两年累计对外开展服务次数超600次,解决企业技术难题50余项,形成产学研项目百项,引进、孵化数十家优质企业。”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芜湖研究院副院长王东介绍,下一步,该研究院将继续发挥创新平台引领作用,以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及器件开发、国产汽车芯片研发及行业标准制定为导向,以芜湖汽车和微电子产业为基础,建设高水平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器件研发平台及车规级芯片研发迭代平台,集聚高水平第三代半导体以及汽车电子研发队伍,助力芜湖市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生态发展。
安徽华明航空电子系统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是省新型研发机构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企业自主研发的CR9综合航电系统是公司自主研发的一款高性能、高集成度的航电系统,集成了先进的导航、通信和显示技术,为通用航空飞机提供了全面的航电解决方案。2023年10月,CR9综合航电系统在钻石CA42飞机平台上进行的STC改装取得中国民航局设计更改批准,成果实现关键技术的通用性和扩展性,解决了通航航空发展产业链中加改装产业的补链问题。
锻造核心竞争力,赋能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芜湖,不断出现的新型研发机构正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将“最强大脑”、核心技术、关键产业源源不断地吸引进来,成为推动产学研融合、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